近日,由廈門創新軟件園管理有限公司、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業協會主辦的“信息資產賦能建筑產業升級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安全學術分享會”在廈門軟件園二期成功舉辦。
海邁科技作為福建省建設信息化龍頭企業,受邀出席并作主題分享。產品總監盛玲以《建設信息資產 賦能建筑業升級》為題,深度解析了海邁科技如何通過“五合一”工程方法論、建設工程資料數據化平臺等創新實踐,推動建筑行業從“紙質檔案”邁向“數據資產”,助力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發展。
行業變革,抓住信息資產新機遇
國家出臺住建部《智能建造技術導則》、國家檔案局《電子檔案管理辦法》等政策,讓“建設工程資料電子化、數據化”成為建設信息數據資產的核心。
傳統紙質檔案存儲成本高、追溯難、利用效率低,而原生電子文件可實現單套制歸檔和無紙化流轉,有和紙質檔案同等的法律效力。
海邁建設工程資料數據化平臺
該平臺覆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,通過“多主體協同、全過程在線、云服務支撐、可信鏈傳導”的實施路線,將工程資料轉化為可溯源、可分析的數據資產。
平臺亮點
實現全流程電子化,有大量表單模板,支持多種填報模式;
智能風險管控,通過AI算法保障電子檔案質量;
結合BIM與GIS實現三維可視化;
通過數據驅動決策,輔助管理者主動管控。
標桿案例
廈門市檔案館及城建檔案館技術業務用房項目
實現4萬件電子文件全過程在線管理,檢測報告、竣工圖100%單套歸檔,并探索BIM模型與電子檔案構件級掛載。
推動廈門全市76個項目采用單套制,效率提升60%,成本降低70%,形成“廈門模式”并被業界推廣。
同翔高新城產業園綜合開發PPP項目
覆蓋143個子項目、90余家參建單位,通過數據化平臺累計形成22萬份電子文件,在線簽批近百萬次,解決多業態交叉施工的資料協同難題。
唐山港曹妃甸港區6號泊位工程
構建“業、財、檔”一體化管理系統,通過工序邏輯規則自動計量與歸檔,實現“工完檔清”“工完賬清”,大幅提升港口建設效率。
建設信息資產不僅是技術升級,更是行業生態的重構。海邁科技將持續深化與政府、企業、科研機構的合作,推動數據資產入表、跨行業數據互通,讓信息資產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“數字基石”。